各相关单位:
为推进落实《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(2021-2035年)》和《“十四五”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》,充分发挥专利导航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服务支撑作用,推动重点产业专利协同运用,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围绕细胞和基因治疗、AI新药研发、人形机器人3个重点领域开展2023年专利导航项目研究。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项目承接单位,相关事项公告如下:
重点产业领域:分析产业(技术)领域知识产权发展现状,研究细分产业的知识产权竞争环境及特点,提出细分产业知识产权发展路径的相关建议。 形成“相应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”、“相应产业重点企业专利微导航”、“相应产业人才引进目录”和“相应产业重点企业目录”等报告。专利导航分析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:产业整体态势、区域产业发展定位、问题及对策、管理部门决策需求等,分析范围覆盖全国,重点分析海淀区产业发展状况,给出企业加强专利布局、提升专利质量、加快专利保护运用的建议;产业重点企业专利微导航:从相应产业中选取一家重点企业,从企业产品层面的技术研发为切入点,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,对企业专利挖掘和布局、技术创新、风险应对、技术合作与人才引进、维权保护等提出微观导航建议;人才引进目录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:重点技术人才名单、重点技术人才所属研发团队目录、重点技术人才相关信息列表等; 重点企业目录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:企业申请专利数量、授权专利数量、专利类型、专利方向、专利质量等。
1.申报单位须是在北京市依法设立的企事业单位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或行业协会。2.申报单位须具有相关项目的工作基础、工作经验和项目成果,以往有相关专业领域企业运营类、产业规划类导航项目成果的优先。3.申报单位须拥有合法来源的专利数据库及所需信息资源、软硬件设施。4.项目负责人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、较高的理论素养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能够保证全过程担负实质性研究和分析工作;项目团队的人员结构和专业配置要与项目实施的内容和要求相适应。1.申报单位可登录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网站首页(http://www.bjhd.gov.cn/ippc/),自行下载《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导航项目申报书》(见附件),申报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条件申报,如实填报申报书。2.申报单位需于2023年4月21日17时前将加盖单位公章和骑缝章的申报材料(一式五份)通过邮递方式递交至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(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45号智造大街A座),申报材料电子版同时发送到zgcippc@mail.bjhd.gov.cn。3.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对项目进行评审,择优确定项目承接单位。4.评审结果在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网站予以公示。
